《河北日报》刊发王岳森教授理论文章《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4-11 阅读量:1515
4月10日,《河北日报》理论版刊发我校王岳森教授撰写的理论文章《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文如下:
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王岳森
■推进技术深度研发,及时把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实施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可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产能、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体制创新能孕育出新机制,探索出新路径。两者有机结合会形成正向动力机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挥特色优势,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技术深度研发和创新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直接的催生动力是技术创新,基本路径和可行模式是以技术的深度开发引领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当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60%,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应用效果和技术装备水平。推进技术深度研发,及时把创新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实施设备更新和工艺改进,可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产能、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传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就要求研发项目与产业需求高度对接,两者结合越紧密,科技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就越高,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提升就越明显。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质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互促互激的演化过程。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产业变革又衍生出诸多新课题,对技术研发提出新要求。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对接融合到一定程度,会自发形成内在、持续、继起性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转换。比如,铁路产业的升级转型,尤其是牵引方式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动车组的转换,原动力在于技术系统的跃升和迭代。半导体产业的核心要素从最初的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大规模集成电路,亦遵循了相同或相近的机理。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持续不断创新。在任何一个产业或行业内,深入、持久、高强度的技术研发会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这一系列新技术在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应用后,会产生多维辐射,进而形成高度关联的技术簇系,支撑关联企业结成实力强大的产业集群,在行业内形成系统的竞争优势。系列技术的辐射和交融,不仅能增强产业链的韧性,还会使产业链有效延展。比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融合、交叉与辐射,孕育出了庞大的信息产业。
以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力促传统产业蝶变催生出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新技术引领,还需要基础装备水平的提升。这是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对接的物质保证,也是企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升级跨越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这是实现创新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举措。科研仪器设备和工业装备,既是技术进步的物化产品,也是重要创新要素。推动科技创新应重视人才和团队建设,也要重视物质条件的改善。许多传统产业长盛不衰,很多百年企业基业长青、活力不减,重视技术研发和装备改进是重要原因。
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协同联动拓展生产力发展路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创新的推动,也需要体制创新为其发展提供可行的路径和适宜的环境。与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推动产业延展的机理相类似,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协同联动会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路径的拓展和分蘖。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渗透功能,其活性因素会浸润到生产力诸要素如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各方面,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改进设备和工艺、扩大劳动对象范围等培植新质生产力。体制创新则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进资源整合模式、提升人机匹配程度等提高劳动效率,拓展生产力作用范围,丰富新质生产力成长路径。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体制创新往往能孕育出新机制,探索出新路径,开辟出新领域。两者有机结合会形成正向动力机制,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优化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推进方式,对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以科学和技术引领支撑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的主要目标是理顺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适宜的通道和场景。科技创新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高端技术,体制创新要找准并打通各类堵点卡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发现问题、锚定方位、调准靶向,还需要通过体制创新解决问题、排除阻力、畅通路径。比如,科技领域的“四唯”问题,教育领域应试教育偏向问题等,都需要通过体制创新加以解决。
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深化体制创新,强化政策支持、制度保证和环境支撑。这也是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发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引导科技人员深入社会、面向企业现实需求选题立项开展研究。要借助有效的制度和务实的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以经济手段整合科技资源,致力于技术的深度研发和成果转化。要利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机遇,通过创新规划共谋、科技人员共有、设备设施共购共建、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等多种方式,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协同创新效率,为新兴产业的培育做好技术、物质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准备。要在更大范围、更高程度上筹划科技资源与生产要素的配置模式和组合方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各种尝试,深入探索各种可行的路径和方案。
推动基础研究持续深化与机制不断创新,构筑未来产业发展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未来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支撑。一般说来,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多地取决于技术的应用程度,而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学研究的成效。基础研究为技术研发提供先导性的科学原理,可有效提升技术研发的效率,减少技术探索中的盲目性,同时为产业创新提供方向、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的指导。比如,人类受微电子学相关原理的启发,开发出一系列半导体技术,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和长足发展。比如,当前依据量子力学的相关原理,开发量子计算机已取得重要进展。这些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的布局提供了方向上的导引和开创性的奠基。
基础研究尽管没有技术发明那般具有直接的现实有用性,但对人类未来发展意义重大。科学的旨趣在于解决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科学研究有着不同于技术研究的特点,其探索方式随意性大、灵感涌现瞬时性突出、路径选择不确定性强。这客观上要求在推动科学发展时,更多地尊重科学家的自由探索和好奇心驱使的研究。同时,从事基础研究要特别注重学术积累。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科学家要有甘愿坐冷板凳的精神,密切关注一些非常规、变革性的探索。如对大数据原理进行深入挖掘,有可能会催生出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培育出有前景的新产业。目前人工智能在一些领域已经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科技创新进程中,有些针对重大技术问题而实施的原理探索,人们称其为应用基础研究。由于其目的性较强,多与人类所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重大问题紧密联系,与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进程密切相关,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未来产业的孕育具有重要影响。从当前情况看,应用基础研究应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集中力量进行强力攻关。有些方面可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有些事项原理探索和技术方案研究可同步进行,有些关键事项需要超前研究。比如,超高音速装置的高空空气动力学问题,深海探索中的超高压条件下流体力学问题,重要专利药物药理和高端医疗装备技术原理等,都需要深入研究,并围绕这些领域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离不开有效市场的支撑和有为政府的科学调度。这需要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要结合发展需求,适时出台涉及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相衔接的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出台的制度和规定要成体系、接地气、符合实际、富有针对性,特别是在运行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机制,实现互促共进,鼓励各方以全新的理念、思路和措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