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返回学校主页

欢迎访问石家庄铁道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苏州实验室关于发布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8-16   阅读量:2600

苏州实验室作为经中央批准成立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以“四个面向”为根本遵循,围绕“战略性产品、战略性产业、未来科技”发展中重大材料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强化战略性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和前沿材料的突破,打造材料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战略平台,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实验室。

为推动苏州实验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科学家围绕苏州实验室重大科研任务布局开展研究,特设立开放课题,用于资助实验室重点领域科研攻关与创新探索,同时也鼓励科研人员围绕材料领域热点问题与前沿方向开展自由选题与颠覆性创新探索。现发布2024年度苏州实验室开放课题指南,诚邀各有关领域科研人员申报。

一、课题类型

开放课题分为“探索课题”与“重点课题”两类。

(一)探索课题

1. 支持对象:面向全球材料领域优秀青年科研人员。

2. 课题要求:申请人应具有材料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45周岁以下,具备相关课题组织实施能力。课题团队须在项目执行期内,到苏州实验室完成至少1次学术报告、参与2次科研交流活动。

3. 项目经费:单项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资助周期为2年。

(二)重点课题

1. 支持对象:材料科学领域内领军科学家,具有重大项目组织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取得关键突破的团队,或完成“探索课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团队。

2. 课题要求:申请人应具有材料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或副高及以上职称,具备相关课题组织实施能力。课题团队须在项目执行期内到苏州实验室完成至少2次学术报告、参与3次科研交流活动。

3. 项目经费:单项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资助周期为3年。

二、资助方向

本年度指南重点资助以下方向:

1. 先进结构关键材料

结构材料的智能设计;先进单晶合金与涂层;新型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耐高温金属结构材料;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比强金属结构材料微结构调控与表征。

2. “双碳”战略关键材料

高性能膜材料;膜电极材料;新型光伏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智能吸附分离材料;CO2捕集与转化关键材料;低成本绿氢制备关键材料;海水淡化与资源利用关键材料。

3. 信息关键材料

集成光电关键材料;光刻胶关键材料;超宽禁带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功率集成智能芯片;机器学习赋能多材料体系性质研究;深紫外探测关键材料。

4. 前沿材料

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批量制备;二维半导体精准可控掺杂技术;硅基二维异质集成芯片技术;面向集成电路应用的二维导热介电材料;超材料智能设计;介质光学超材料;空间目标监测用超材料。

5. 材料智能研发范式

基于人工智能的谱学反演方法;多模态材料数据融合与增强方法;人工智能辅助的催化剂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材料研发新方法;材料智能设计与预测方法。

6. 材料高端表征技术

激光超声实时监测技术;超高分辨三维电子显微技术;脉冲中子衍射技术;构件制造过程的应力与形性控制技术;功能浆料高通量实验;多源联用方法学探索及仪器开发;AI技术在粒子加速器设计、调试、运行中的应用研究;X射线光学检测方法研究;纳微界面原位表征技术研究。

三、经费管理

本课题经费采用“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无需编制预算,适用范围限于业务费、劳务费及管理费。评审立项后,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分批次外拨,外拨经费合计不超经费总额的70%。海外申请者立项经费原则上不外拨。

四、成果要求

承担开放课题产生的各类知识产权原则上归实验室与申请人依托单位共有,具体条款在课题任务书中约定。开放课题形成的成果在对外发表论文、学术交流时,在符合实验室保密要求的前提下,须标注“苏州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编号)”或 supported by the open research fund of Suzhou Laboratory(No.)。

五、申报要求

课题申请人须为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与申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课题任务。鼓励申请人联合实验室科研人员组建团队开展研究,加强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实验室人员(含双聘)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

课题申请人应如实填写《苏州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见附件)。采取无纸化申报,请提交pdf版申请书和word版申请书各一份,附件应按要求提供扫描件。pdf版要求:全文彩色扫描,特别是签字页和盖章页;word版要求:可编辑可复制,无需签字盖章和附件。文件命名均为:所属资助方向-课题类型(探索/重点)-课题名称-姓名-单位。

申报材料应于2024年8月30日前发送至keyan@szlab.ac.cn。

六、咨询方式

联系人:

科研管理与服务部 关老师、侯老师

联系电话:

0512-62980158,0512-62980170

联系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若水路388号H栋

技术转移中心

2024年8月16日

附件:苏州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