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首届“聚合赋能、数智反无”反无人机装备创新创意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9-29 阅读量:702
各有关单位:
为引领空天防御事业新发展,孵化创新性关键技术与颠覆性构想,由中国航天科工十院主办的全国性赛事——首届“聚合赋能、数智反无”反无人机装备创新创意大赛将于2024年8月至10月举办,重点面向高校、研究院/所学生,同时向全社会组织及个人开放,为航天航空爱好者提供公平竞技和学习交流的舞台。
一、组织机构
1. 指导单位:国防科技工业空天防御创新中心、高功率微波集成应用创新中心。
2.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科工十院。
3. 承办单位:第十总体设计部。
二、大赛特点
1. 与国内反无体系牵头总体单位零距离接触、深度交流的机会;
2. 获奖项目有机会获得主办方资助,助推创意落地或孵化国家级创新项目;
3. 获奖团队成员有机会获得主办工业部门就业面试机会。
三、大赛命题
本次大赛面向未来空天防御应用,以“聚合赋能、数智反无”为主轴主线,设置两个命题,开展创新性作战概念设计、智能算法比测,孵化创新性关键技术与颠覆性构想。
命题1:模型算法挑战竞赛
科目1:低空小、微无人机目标智能识别模型/算法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低空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尤其是一些重要场所及交通枢纽,但是低空小、微无人机易与低空环境中鸟、气球、行人、车辆混淆从而导致监管困难,因此,需要在发现可疑目标时,尽早利用雷达跟踪的点迹、航迹等数据,完成无人机目标与非无人机目标的正确识别。
科目2:多智能体高精度快响应协同控制模型算法
在多智能体协同制导控制中,脱靶量并非唯一的战技指标,还需综合考虑攻击时间、攻击角度、路径点、弹间通信距离和自身过载能力等多种约束条件。多智能体协同作战的主要样式有:时间上协同、空间上协同、功能上协同,平台上协同以及目标机动上的协同。针对不同的情况,多智能体武器系统应选择与其相对应的协同制导方式,以充分发挥整体作战效能。因此,需开展多智能体高精度、快响应制导控制技术攻关,提升多智能体协同拦截蜂群目标能力。请选手根据大赛设置,基于matlab语言或C/C++语言完成高精度、快响应协同算法设计。
命题2:作战概念竞赛
科目3:作战概念类
聚焦要地要点反无、野战机动伴随反无、城市反无等多样化作战场景,畅想未来反无人机作战形态,围绕作战问题研提创新性、前瞻性、颠覆性解决方案。
四、参赛方式
1. 报名要求
参赛人员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参赛人员不论专业、学历、年龄,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报名参赛。鼓励不同高校、不同工业部门、不同专业间跨界合作,协同创新,鼓励高校教师亲自参与。
一支队伍只能报名一个科目;同一名选手只能参加一支队伍。
2. 报名方式
采用线上报名方式
网站地址:http://match.schainbaas.com
3. 报名及初赛作品提交时间
9月10日-10月15日
4.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技术转移中心 韩伟歌 39728
周老师0851-88697368/18340006933
吴老师0851-88697354/18008510903
安老师18119373234
五、作品要求
1. 作品形式要求
科目1:低空小、微无人机跟踪识别技术
赛道一:小、微无人机集群目标稳定跟踪技术
初赛:线上提交成果。参赛方将对组织方数据的处理结果及群中心计算公式提交给组织方。同时,提交相关技术的研究报告,包括解决的问题、具体技术途径和算法模型、相关技术的仿真验证情况、达到的指标等内容。由赛事专家组进行打分并公布结果;
复赛:现场演示。演示用的实测点迹数据由比赛组织方提供(提前以数据小样的形式与参赛方对接算法接口),包括可分辨群目标点迹数据、不可分辨群目标点迹数据。
赛道二:小、微无人机目标类型识别算法
初赛:以线上形式进行,参赛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测试数据集识别结果,由赛事专家组进行打分并公布结果。
复赛:技术方案审查及现场数据比测。
科目2:多智能体高精度快响应协同控制模型算法
初赛:初赛比赛为线上展示及方案评审;
复赛:复赛比赛为线下展示。
科目3:作战概念类
初赛:以线上形式进行,参赛人员提交作战概念初步设计方案。
复赛:现场答辩,每个概念15分钟答辩,专家10分钟质询。
2. 技术要求
详见附件。
3. 提交要求
⑴文件组成要求
作品由作品简介、作品照片、设计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组成。
①简介(Word版):500字以内,包括项目简介及创新点介绍,可包含不超过4张图片,总篇幅不得超过2页,命名为:“01-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作品简介.doc”。
②图片:包含5张图片,其中4张是作品相关的图片,1张是参赛团队的照片,单张图片大小在5M以内,命名为:“02-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图片1/2/3/4/5.jpg”。
③方案报告:
命题一方案报告(Word版):建议8000字以内,按照大赛主办方提供的模板编写(详见附件4),应包括作品要求中的相关内容,命名为:“03-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作品设计报告.doc”。
命题二方案报告(PDF版):要求内容、排版等与方案报告(Word版)相同,命名为:“03-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作品设计报告.pdf”。
命题三方案报告不设模板,由参赛队伍根据科目三规则完成作品。
④其它相关文件:如算例源码(与设计报告中关键结果密切相关的程序和代码等以压缩包形式提交)以及其他与作品相关的文件等,命名为:“04-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XXX(内容名称).zip”。
⑤命题一的软件可采用Python≦3.8.10版本、C/C++VS2015版本、Matlab2014a版本等语言编写,具备导入数据、自动运行和数据保存等功能。需提供可运行的源文件。
⑵作品文件夹命名要求
文件夹名称为“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参赛团队将作品文件夹进行压缩,压缩文件名为“学校(或单位)名称-作品题目.zip”。
⑶文件编辑器要求
作品简介和作品设计报告(Word版)应使用Word2003以上版本编辑,作品设计报告(PDF版)可用Adobe PDF阅读器打开,提交作品中图片一般为JPG文件。
4. 提交方式
(1)大赛作品在大赛官网提交,网站地址:http://match.schainbaas.com
(2)两个命题作品提交入口于10月15日关闭,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品提交。
六、评审标准
1. 作品评审方式
初赛评审阶段根据专题和参赛作品数量分若干小组进行函审。
决赛作品评审通过现场答辩进行,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结果、现场颁奖。决赛时所有作品的评分同初赛评分无关。
2. 打分评审标准
(1)材料的完整、清晰和明确性,表现形式(10%);
(2)创新性和技术融合性(40%);
(3)方案设计深度及技术可行性(30%);
(4)应用前景(20%)。
七、奖项设置
大赛两个命题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此外,大赛视情设置“优秀创意奖”。奖项设置具体如下:
1. 一等奖3名:模型算法类奖金10万元、证书、奖杯,作战概念类奖金5万、证书、奖杯;
2. 二等奖6名:模型算法类奖金6万元、证书、奖杯,作战概念类奖金3万、证书、奖杯;
3. 三等奖9名:模型算法类奖金4万元、证书、奖杯,作战概念类奖金2万、证书、奖杯;
4. 优秀创意奖:奖金1万元、证书、奖杯。
八、赛程及时间安排
1. 赛程设置
(1)初赛
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审。
(2)决赛
决赛分为导师辅导及作品完善和现场答辩两个阶段。
Ø导师辅导及作品完善阶段:安排导师对进入决赛的团队或个人进行伴随式辅导,导师与参赛选手组成新的协同创新团队,使作品在应用需求的牵引,更具实用价值,同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高可实现性。
Ø决赛现场答辩阶段:现场宣讲、现场评审答辩、现场计分、现场公布结果并现场颁奖。
Ø举办地点:贵阳。
2.时间安排
Ø9月10日-10月15日,报名及初赛作品提交;
Ø10月20日,完成初赛评审,并通知进入初赛的队伍;
Ø10月29日,举办决赛。
九、特别申明
(一)参赛作品应具原创性,无知识产权争议,参赛团队必须签署作品原创性证明和知识有限使用权声明。组委会对因知识产权引起的任何实际侵权概不负责。大赛组委会拥有参赛作品知识有限使用权,有权对作品进行编辑、使用。
(二)本次大赛为非涉密活动,参赛作品不应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参赛选手或作品违反保密规定导致的后果由参赛单位、个人承担,组委会概不负责。
(三)未入围决赛作品不再另行告知,不予退还参赛作品。
(四)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技术转移中心
2024年9月29日